9月21日,官方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正式出炉。这意味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的政策设计,有了具体的改革框架。
为落实统一管理、统一监管等目标,现行自然资源由多头管理、部门林立的局面必须改变,“大部制”改革或将再启。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日前在国新办举办的发布会上明确,这意味着一些机构职责要做必要的调整,但“机构调整一般是在换届时进行,只要方向明确了,今后有关部门会按照改革提出的方向和要求,去推动部门之间职责和机构的相应调整。”
杨伟民还介绍,这次的《方案》,是由中财办牵头,会同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改革涉及的整合,可能要触及某些部门的利益和奶酪。
杨伟民强调,“让部门自己给自己动手术,刀很难下去,下去以后恐怕也不一定能切到位。我们中财办作为专项小组牵头单位,可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不同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该切就要切,该整就要整,如果不切、不整合,就不叫‘改革’,叫‘维持现状’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作说明时曾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按此精神,《方案》明确,将按照“所有者和监管者分开”,以及“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整合目前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组建机构,负责对全民所有的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海域、滩涂等各类自然资源,统一行使所有权。并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出让等工作。
杨伟民在去年9月的莫干山会议上曾透露,中国正在研究如何建立一个管理自然资源的“国资委”。
目前,中国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洋、矿产资源、农用地、建设用地等自然资源的管理权责,分散在不同部门,且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并不清晰。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曾指出,在中国,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如何利用,是政府监管的对象,所有权利与管理权力是分开的;但是,属于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的资产权益由谁来代表,却没有明确界定。
在实际操作中,则往往是由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代表行使资源所有者的职能,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导致自然资源的管理出现许多突出问题。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国家对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原则。
比如,在矛盾突出的土地领域,政府集土地经营者和监管者角色于一身,在征地中产生了大量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农民凭借集体土地资产,自主、平等地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权利也被剥夺。
同时,自然资源的分散管理,还导致国家连自然资源的“家底”都摸不清的窘境。由于各个部门使用不同的调查技术,采取不同的技术标准,调查的结果差异很大,甚至相互“打架”。
各个部门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的资源政策也顾此失彼。比如,土地管理部门一度为了“双保(保发展,保耕地)”,而鼓励各地开发沿海滩涂和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但这一作法,却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平衡。
在黄小虎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和监管者分开、统一行使所有权、统一监管”等方向,抓住了一系列矛盾的关键。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